10月8日,由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与伊朗国家青少年智育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印象中国——伊朗青少年绘画比赛”颁奖仪式暨参赛作品展开幕式成功举行。中国驻伊朗大使丛培武、伊朗青少年智育中心主席阿拉玛提出席活动并发表了讲话,并为首届作品集画册揭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张吉明发表了视频致辞。本次比赛的参赛小选手及其亲属、伊朗青少年教育领域人士、文化艺术界人士、教师和学生等200余人出席活动。
丛培武在致辞中对获奖选手表示了祝贺并对所有筹办人员和参赛选手表示了感谢。丛培武表示,本次活动有力推动了两国青少年的深化交往,参赛选手在绘画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中伊两国文化的学习心得,找到了双方文化习俗中的共同点,这对促进两国青少年的心灵相通具有重要意义。
阿拉玛提也表示,伊中两国人民的交往源远流长。两国自丝绸之路开辟以来,在文学、艺术、哲学、建筑、音乐等领域的作品中均能找到诸多共同特点,更有大量记载对方风貌的作品存世。而如今两国青少年间的互动与交往则是双边友好关系的延续,希望两国能够以绘画比赛为契机,扩展在青少年领域的交往,并希望下一届绘画比赛以“丝绸之路”为主题能够在中伊两国同时举行。
张吉明在视频致辞中介绍了宋庆龄基金会开展中外青少年交流的情况,并表示愿同伊朗国家青少年智育中心开展交流与合作,欢迎伊朗青少年参加该会主办的“文化小大使”等各类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
颁奖仪式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活动来增强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性。伊朗儿童频道的著名主持人埃勒姆·达拉比用亲切风趣的儿童语言和方式主持本场活动,伊朗手偶剧大师瓦希德·霍斯拉维以手偶剧的形式进行串词,和同两位来自阿瓦士的坚持自学汉语的双胞胎姐弟帕沙和朵莎以中波双语的形式表演了儿童短剧,以充满童趣的语言介绍中伊两国在传统新年中共有的“压岁钱”等习俗,展现了伊朗儿童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了解。伊朗艺术研究院东方艺术部主任达斯坦也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向现场观众介绍了中国新年习俗的由来和十二生肖诞生的故事,同时深入挖掘两国在新年踏青等习俗上的共同点。观众们自始至终全神贯注、反响热烈,全场掌声、笑声不断。
本次绘画比赛面向伊朗全国青少年,主题是展示中伊两国的家庭传统习俗,特别是中伊两国在新年等节庆中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及传说故事等内容,旨在进一步扩大两国文化在民间的相互传播与交流,提升两国传统民俗文化在“Z世代”中的影响力。
本届比赛相较于首届从举办规模和专业程度上均有较大提升。比赛共设置7-8岁、9-11岁、12-14岁、15-17岁四个年龄组,每组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鼓励奖3名,另设特别鼓励奖5名颁发给残障人士;本次比赛共收到来自伊朗全国31个省份青少年的绘画作品693幅,根据比赛安排,70幅作品将参加于10月8日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为期两周的优秀作品展,并入选优秀作品画册集。
获奖作品大多融合了中国的红灯笼、龙、舞狮,伊朗的新年“七鲜桌”、麦苗、新年老人“诺鲁兹叔叔”等两国节庆民俗的标志性元素,特别展现了两国人民在节日庆祝的共同习俗,如吃年夜饭、放烟火等,充满了伊朗儿童对两国传统节日的想象和思考。获奖作品题材丰富,有的描绘了古代波斯人和中国人贸易的场景,有的描绘了当代中伊两国百姓庆祝新年的场景,还有的借鉴中国水墨画技法描绘中国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颁奖仪式的布置及设计也别具一格。仪式当天,文化中心在沿街悬挂了十几面中伊两国国旗,并在会场主入口处张贴了巨幅“欢乐春节”龙年海报。画展现场也挂起了中国的灯笼并装饰了贴有中伊两国国旗的和平鸽挂件,同时还以画笔为原型设计了装点中伊两国传统民居元素的摆件,整个会场“中国味”十足。使馆也为每位到场的参赛选手准备了“欢乐春节”的龙年玩偶。尽管深秋将至,但整个会场都洋溢出中伊友谊的浓浓春意。与会人员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畅叙青少年交流领域的心得体会。
该比赛系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与伊朗青少年智育中心合作创办的机制性赛事,计划每年举办一届,填补了中伊青少年“Z世代”文化交往领域的空白,逐渐成为对伊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品牌,为提升双方文化对“Z世代”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画展恰逢“伊朗儿童周”期间举行,双方计划在此期间开展系列互动活动以增进中伊儿童和青少年的合作交流。
责任编辑:耿孟冉
Keyword: 小型辦公室